(1)管道修复方法
①修复方法的选择
通过对管道进行检测,按照规范标准进行缺陷评估后,若管道损坏严重,需进行开挖修复或非开挖修复,其次要进行社会效益评价,对于社会成本高且非开挖工艺可以修复的管段可采用非开挖修复;对于破损严重且非开挖修复不能解决的管段采用开挖修复,具体判断流程如下图

②管道修复前预处理
管道预处理是在对管道进行修复、检测等作业前,为确保施工效果和设备正常运行,对管道内部及周边环境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是整个管道维护工程的重要基础环节。处理内容包含清淤、障碍物清除、结垢清除、导排水、封堵、注浆等。
③管道功能性缺陷修复
管道缺陷分结构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功能性缺陷指影响给排水管道过流能力的缺陷,如沉积、结垢、障碍物、树根、浮渣等,功能性缺陷修复方法主要有管道清淤、清除障碍物、清除树根、清除结垢。
④管道结构性缺陷修复
管道结构性缺陷指管道结构本体遭受损伤,影响强度、刚度和工作年限的缺陷,分为破裂、变形、腐蚀、错口、脱节等;结构性缺陷非开挖修复分为整体修复和局部修复,整体修复包含碎(裂)管法、喷筑法、UV-CIPP紫外光固化修复法、FIPP热塑成型法、CIPP翻转式原位固化法、机械螺旋缠绕法等;局部修复包含局部树脂固化法、不锈钢快速锁等。
(2)碎(裂)管法
碎裂管法是通过特有的裂管设备对原管道进行碎裂挤压至周围的土层中,并同步置入新的管道(如钢套管、PE管),以实现对原管道的结构性修复,适用于D300~DN600的排水管道修复;根据管道破碎方法,分为气动碎裂管法、静拉碎裂管法、液压碎裂管法,实际应用中,静拉碎裂管法是目前主要的碎裂管破碎方法。





(3)UV-CIPP紫外光固化法
紫外光固化法是一种高效的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适用于DN150~DN1800的排水管道修复。其原理是将浸满光固化树脂的软管置入待修复管道内,利用紫外光照射,使树脂快速固化,在原有管道内形成高强度的内衬新管。施工时,先对管道进行预处理,清除杂质并检测破损情况;再将软管拉入管道,通过加压使其与原管道紧密贴合;接着用紫外光灯设备照射固化;最后处理端口,完成修复。





(4)FIPP热塑成型法
FIPP热塑成型法适用于DN100~DN1200的排水管道修复,其原理是通过将缠绕在管盘上的热塑管在特有设备内加热至软化后,通过牵引的方式拖入待修复的管道,封堵端头后并输送热气,使其软化膨胀并紧密贴合旧管道内壁,冷却后形成新的内衬管道,从而恢复管道的流通能力和结构强度。




(5)CIPP翻转式原位固化法
CIPP翻转式原位固化法原理是把浸满热固性树脂的特制纤维增强软管,在水压或气压作用下,翻转并贴合在待修复管道内壁,类似于“灌香肠”做法。接着利用热水或热气循环加热,使树脂在约 85 ℃环境下发生固化反应,在旧管道内形成高强度、耐腐蚀的新内衬管,即“管中管”。




(6)机械螺旋缠绕法
机械制螺旋缠绕法采用的缠绕材料为PVC-U,钢带采用304不锈钢。该工艺是在原有的管道内,将带状型材螺旋旋转缠绕成一条固定管径的新管,并在新管和旧管之间的空隙灌入水泥浆。所用型材结构在缠绕中也是通过公母锁扣的互锁来形成一条连续无缝的新管。




(7)局部树脂固化法
点状原位固化法专为管道局部破损、渗漏等问题设计,可对 DN300~DN600 的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钢管及各种塑料管排水管道进行 “靶向治疗”。其核心是用浸满树脂的玻璃纤维织物在管道缺陷处形成内衬,类似 “打补丁”。施工时,先通过 CCTV 管道检测机器人定位缺陷,再裁剪合适的玻璃纤维织物浸树脂,固定在修复气囊上送入管道,充气使织物压覆缺陷处,固化后取出气囊并复查,避免了传统大面积开挖的繁琐与高成本





(8)不锈钢快速锁法
不锈钢快速锁修复法适用于 DN800~DN1800mm 排水管道局部修复,核心部件为不锈钢套筒、橡胶套和缩紧机构。原理是将不锈钢环片、橡胶套送至管道内,通过人工拼接至待修复的部位,再用扩张器对快速锁进行扩张,与原管壁形成紧密贴合后固定螺栓,完成修复。修复后用 CCTV 检测设备复查,确保套筒稳固、密封严密,保障管道正常运行,可解决接口松动、裂缝、渗漏等问题。


